广州市物理治疗学会介绍
广州市物理治疗学会(GuangZhou Association for PhysicalTherapy.GZCPT)(以下简称“学会”)成立于2015年,是由广州地区物理治疗师自发组织,旨为物理治疗师搭建的一座“桥梁”,是提供学术交流、经验分享的以提高广州地区物理治疗发展为目的的非盈利性民间组织。
产生背景
提起物理治疗师(physical therapist) ,很多人马上会跟“理疗师”、“按摩师或推拿师”、“技师”划等号,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由于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起步较晚,而理疗、体疗、针灸、按摩等康复治疗专业,过去在综合医院里都属于非临床的医技科室,因此康复医学目前在国内存在许多弱点, 甚至空白。特别是物理治疗师队伍更是来源复杂,五花八门,参差不齐,真正受过高等教育的现代物理治疗师并不多。
近5年,我国康复医疗事业发展迅速,大量高学历康复治疗师进入一线临床。康复治疗师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康复治疗的效果,甚至影响我国康复医疗事业的发展。 据文献报道,世界各国物理治疗师和作业治疗师的人数与人口的比值平均为70人/10万人,挪威为145.63人/10 万人口,美国为17.34人/10万人口,日本为11.92人/10万人口,而中国大陆为0.4人/10万人口。此次调查康复治疗师与人口总数之比例河南省最低为0.3 人/10 万人口,北京最高也仅为2.8 人/10 万人口。虽然东部地区取得了一些进步,仍然可以看到我国康复治疗师从业人员数目与世界各国间的巨大差距。
据报道目前国内治疗师大约有2万多人,而按国际一般标准,我国康复治疗师最终理论需求为3O万人左右(物理治疗师18万人.作业治疗师12万人).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离我国理论需求及卫生部的最低要求都相差甚远。
成立原因
目前国内康复治疗师培养的主要途径是高校培养、赴国外进修、 学习、参加国内举办的各类专业的康复技术培训班及到国内知名医院进修、学习。绝大部分从业人员是由护士或理疗师、针推师转岗而来,一般未接受过正规的专业学历教育或培训。而各个物理治疗师之间缺乏沟通,各个医院“各自为战”,没能进行很好的交流,导致很多较好技术无法及时进行推广;而广州物理治疗学会是由广州地区物理治疗师自发组织的为物理治疗师搭建的一座“桥梁”,提供学术交流、经验分享的以提高广州地区物理治疗发展为目的的非盈利性民间组织。
成立目的:
●组织物理治疗师的学术会议。
●与相应的、各省市的组织进行合作。
●促进高水平的物理治疗教育和实践。
●促进相互沟通和信息交流。
●鼓励物理治疗师协会的发展,支持相应的组织为改善物理治疗师的境况而努力。
●就影响人类健康的社会及政治问题发表意见。
●为联合会的发展采取必要的法律行为。
学会宗旨
搭建一个广州地区物理治疗师间、治疗师与知识之间的“桥梁”,服务于广州地区物理治疗师,植根于物理治疗学术经验交流,放眼于世界物理治疗新进展,创新于发展广州地区特色的物理治疗交流平台。
学会业务范围
●在国际上代表物理治疗专业和物理治疗师与有关的组织进行信息交流和合作。
●组织学术会议和其它培训性质的研讨会,以及通过鼓励各物理治疗部门要争取足够的人员编制,使物理治疗保持较高的专业水准。
●促进地区性物理治疗学会的发展,并鼓励这些地区性学会与世界物理治疗学会间的沟通。
学会会员交流
设立线上交流与线下交流两部分
线上交流
1、GZCPT微信交流群:群内交流内容包括疑难病例讨论,个人技术经验分享、医患关系处理经验分享、学术资源分享,以及临床运作、管理、收入分配等。
2、微信公众号:共设立十三部分内容(暂定,会根据同行的需求进行调整),详见下属内容,接收会员或其他相关人员投稿发布。
3、设立联合会公众资源云盘/邮箱,方便需要的会员查阅学习。
线下交流
1、面向广州地区所有物理治疗师免费提供针对某技术(包括一些设备、辅器等)临床操作环节中遇到问题的学术、技术交流,病例讨论,学习沙龙,工作室等学术动,以学习交流为目的,不独立设立学分制(暂行)。
2、联谊交流活动:如:篮球、足球友谊赛(联合会统一组织)、户外拓展、邀请科室交流会等(自愿组织资源参加)。
3、定期开展义诊活动,为周边居民进行免费服务。
学会组织管理架构
为使“学会”能长期有效的运作,成立“广州市物理治疗师学会理事会”,理事会理事由推荐达到符合理事要求的人员经监事会讨论通过成为理事,各执行理事及轮值理事长由理事会提名并投票选举产生。
理事会设执行轮值理事长1人,轮值理事长下设常设机构--秘书处,秘书处设秘书长1人,设监事委员会会长一名,副会长一名。
架构职务名单
轮值理事长 郑德采 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
法人代表 陈正宏 中大附属第一医院(不变)
联合会会长 陈正宏 中大附属第一医院
联合会副会长 欧阳辉 暨大附属第一医院
秘书处秘书长 龚金生 暨大附属第一医院